马铃薯的种植管理

作者:admin 时间:2020-07-13 09:39:00    点击:

马铃薯(Potato)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同时也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种植。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经济价值的一路飙升,吸引了众多农户开始种植马铃薯。因此,本文详细总结了马铃薯的高产技术,以期能迎来马铃薯高产稳产的春天,更大地增加农民的收入。下面请跟随小编详细了解下马铃薯种植的相关内容:


一、种薯选择

种薯选择以无病、无伤、无裂的小整薯做种薯最好。大块薯做种,要处理好切块,切薯一般都在室内。所用刀板等用具应严格消毒(一般用75%的酒精液、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切刀要快、薄,绝对干净,当刀切到病薯时要马上换刀并及时淘汰病薯。切薯时要竖切,要保证每个薯块有2个以上芽眼。


二、播期选择

马铃薯对光照和温度较为敏感,植株苗期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8℃一24℃;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是18℃一20℃,高于或低于这种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我省的气候特点和耕作习惯,秋种在8月下旬播种,11月上中旬就可收获;冬种在过年前1-2周播种(提前播会因为雨水烂种),翌年3月下旬收获;春种在2月下旬播种, 6月中旬收获。


三、合理密植,施足底肥

由于马铃薯的生育期较短,且前期与中期需肥量较大,所以施足基肥是确保马铃薯高产的有效措施。一般以有机肥(猪粪、牛粪等)和化肥作为底肥进行搭配使用。


四、施肥建议

1.推荐和庄肥业的土豆专用肥(14-7-14)或相近配方作基肥,黄金钾(7-0-18)或高塔全水溶复合肥(17-7-27)做追肥。



2.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3.对于缺锌土壤,可用和庄肥业的锌追肥。



五、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马铃薯整个生长阶段需水量较大,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65%一85%为宜,因此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是很有必要的,但当马铃薯进入成熟期的时候水分则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烂薯。


2.病虫害管理

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中,病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干腐病等;常见的害虫有蚜虫(也称腻虫)、28星瓢虫、蛴螬(俗称土蚕)、蝼蛄等害虫,因此,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也是马铃薯田间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


3.适时采收

当马铃薯的茎叶开始枯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前8-12天,停止浇水或灌水。收获前8天,先割去地上部茎叶,使块茎在土壤中后熟。收获时要选择晴天,并小心挖薯,尽量减少人工伤薯。挖出的薯块避免长时间强光照射,如强光照射太久,薯块表皮会变绿,从而影响其经济价值。


上一篇:生姜的苗期管理
下一篇:土壤改良的四种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