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根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养根、壮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培养庞大根系呢?请听小编慢慢道来: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温度;(2)光照;(3)水分;(4)土壤;(5)肥料;(6)农药;(7)整枝调整;
一、温度
低温是限制根系生长的重要因素,具体,如何提高土壤温度呢?
(一)铺设地膜
黑色地膜 | 提高地膜和棚内空气温度,但土温基本不会提高,主要用于防草、保水。 |
白色透明地膜 | 阳光直接射入土壤,可提高土温和保水。 |
银灰色地膜 | 防草,趋避害虫,保水。 |
(二) 水
水的比热容较大,很难降温,也很难升温,蒸发会带走热量。早春时,要保持土壤适当干燥,不能大水漫灌。浇水也需要点到为止,不能太多,做到间干间湿即可。
(三)有机肥
有机肥发酵发热,改良土壤,提高低温。
二、光照
养分多,光照强,抑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
三、水
水多,赤霉素偏高,茎叶旺长,不长根,因此,苗期至结果前,适当干燥可促进根系生长。
四、好的土壤条件
1、土壤结构疏松透气不板结;
2、有机质含量≥2%;
3、盐分≤0.2%,盐分过多会长青苔、绿苔,土壤会发红发绿;
4、pH中性偏酸,6-7即可;
五、肥料
氮(N)肥过多会促进茎叶生长,抑制根系生长;磷(P)肥则与之相反。
六、农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D等,作为生根,具备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但主要用于扦插繁殖,不建议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