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冬灌,也称为灌冻水。果树进入冬季休眠期之后,营养成分开始由树体向根部回流,在冬季少雪的年份,冬灌蓄水于土壤中,既能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又可防止冬季及早春干旱的发生。此外,土壤中含水量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从而增加果树抗冻、抗旱的能力,可以避免果树因为生理失水而引起的干冻,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一、冬灌好处
1.果树冬灌能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2.果树冬灌能加快有机肥腐熟,有利于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提高树体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预防春旱,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3.可防止干旱。冬灌蓄水于土壤中,既可提高果树抗冻能力,又可防止冬季及早春的干旱。冬灌增加了土壤湿度,可避免果树因生理失水而引起的干冻。同时又由于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从而增加了果树抗冻、抗旱能力。
4.可杜绝风蚀。严冬风大地干,往往是“风刮土,树根露,冻害重,树倒伏”。坡丘滩地土质轻且松,粘结力差,而冬灌可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大风吹土,保温保湿又防冻。
二、冬灌最佳时间
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墒,降低了果树的抗寒防冻能力;冬灌过晚,气温偏低,土壤冻结,水分无法下渗,积水冻结,易使果树根系遭受冻害,具体的最佳冬灌期是什么时候呢?
果树的冬灌时间,以果实采收之后到土壤封冻之前为最佳时期,标准一般以5厘米土层平均地温5℃,白天气温3℃为宜,此时即使夜间气温下降到0℃以下,发生冻结现象,白天气温也可回升解冻。
三、灌水量
果树冬灌的灌水量以灌水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地下,渗到根系分布层(即未成年果树20—30厘米,成年果树70—100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为适宜。过少不能满足果树需要;过多会将肥料元素冲洗到无根的区域,既造成肥料流失浪费,又不节约水电、人工。
灌水量判断方法:可在灌水2—3小时后,在树盘外围挖坑,即可看到渗水的深度。
四、冬灌方法
在水源充足、灌水设备齐全的果园,可以采用畦灌或环状沟灌法;在水源不足、条件差的果园可围绕树冠外围打起盘状土埂再灌水;有滴灌和喷灌条件的果园,采用滴灌和喷灌效果好。
五、覆盖保墒
冬灌后,利用稻草、麦秸、谷壳、麦糠、杂草等材料进行全园地面覆盖,以保墒、防冻;覆盖时,秸秆应切成10厘米左右短节,防止被风刮起。若无覆盖条件,灌水后及时浅锄松土,阻止和减少水分蒸发。